|
看完這些家具才知道,老祖宗原來這么講究时间:2018-06-19 阅读 不看明式家具,便難以想象明清達官貴胄、士大夫文人過得是怎樣一種精致風雅的生活。 每種家具皆對應(yīng)某項具體的文化活動,例如畫畫用的是畫桌,而賞畫用的是翹頭案、小睡用榻、大睡要用架子床……以往我們推薦歐洲這個主義那個主義的家具時,總有“太大太繁復不適合現(xiàn)代中國家庭,還是中式家具好”之類的評論,其實根本就不明白,我們的老祖宗講究起來,不知比歐洲人精致到哪里去了(依然不適合現(xiàn)代中國家庭)。 另一個難以模仿的原因在于建筑,中式家具放在大平層里不對味,原因可能在于一開始古家具就和古建筑做了整體設(shè)計,誰離開了誰也不行 圖源:Pinterest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書籍是明式家具入門級教程:馬未都老師的《馬未都說收藏·家具篇》,圖文并茂,看還有作者數(shù)十年的收藏小故事,值得花半個周末來閱讀噢~ 椅凳 從馬扎到交椅 在中原民族和游牧民族幾百年的打打殺殺和文化交流中,胡人坐的胡床(小馬扎)傳入中原地區(qū)。其方便涼快的特點受到了唐朝居民的歡迎。到了隋朝,隋煬帝生性猜忌,大忌胡人,以至于把胡床改稱交床(因為腿部相交)。后來因為形態(tài)的變化,交床改叫交椅。 中國人從席地而坐到做到椅子上的變化過程 圖源:High Success 這種方便的坐具慢慢衍生出了靠背和扶手,加上便攜體輕,成為了古代行軍打仗高級將領(lǐng)最愛帶的坐具,因此也就衍生出了“第一把交椅”的典故。 到了今天,老百姓最愛的納涼椅依然利用了交椅的折疊原理,只不過靠背的幅度變大,姿勢由坐變躺,更加舒適了。這也反映了現(xiàn)代家具設(shè)計原則的大變化:從尊嚴第一改成了舒適第一。 從寶座到椅子 “尊嚴第一”的設(shè)計原則在明清程朱理學的影響下中表現(xiàn)得非常明顯,越是重要場合的家具就越不考慮舒適的重要性;实鄣膶氉执笥智f嚴,臣子仰望如山,但皇帝哪兒也不能靠,仿佛坐在冷板凳上。 龍椅 圖源:Pinterest 明式家具承載了我們的民族文化的記憶,可惜的是,它似乎總是離現(xiàn)代家庭有一段距離。以前不管是制造者還是使用者都沒有追求舒適的動機,但經(jīng)過外來者稍加改造,馬上就能飛入尋常百姓家。沒錯,我說的就是圈椅和經(jīng)瓦格納改造后風靡世界的Y椅。 Y椅,又稱骨叉椅 圖源:Pinterest 圈椅之所以在中外家具界得到這么高的評價,是因為它解決了兩個關(guān)于舒適的問題,一是大臂小臂都能枕在扶手上,方便通風納涼,二是因為它的靠背板契合人體背部的曲線,能夠有效支撐背部的重量。 圈椅 圖源:雅昌拍賣 瓦格納在改造時簡化了圈椅的造型,使之更現(xiàn)代化,坐板從實木材質(zhì)變成了藤編繩材質(zhì),再也沒有一屁股坐在石頭上的冰涼感,F(xiàn)在Y椅過了專利保護期,某寶上掀起了一股自主仿制的風潮,不少人家的餐椅買的是Y椅,也算是對明式家具的一種致敬了。 如何在某寶上買到仿的比較好的Y椅?看實拍圖。店家實拍圖的數(shù)量、細節(jié)越多,說明對自己的工藝越自信。那些全部盜用國外廠家效果圖的店家往往工藝粗糙,質(zhì)量也不行。圖源:Pinterest 明式家具另一個代表作是南官帽椅,但從人機工程學來看肯定是不合格的,自己用在家里記得配坐墊和腰靠 圖源:Pinterest 凳子——從踩到坐 凳子的前身是上馬凳,是用來給人踩著上馬的。后來又有了條凳、板凳,并且從長方形逐漸變成正方形,而后又衍生出了圓形、鼓式、梅花式、海棠花式的凳子,裝飾意味越來越濃。 張作霖張氏帥府前的上馬石,因為大帥個子不高,所以做了三階。上馬石是上馬凳的前身,上馬凳是凳子的雛形 圖源:mafengwo.net 清中期黃花梨有束腰直棖方材打方凳 圖源:嘉德拍賣 紫檀嵌竹絲梅花式凳,現(xiàn)藏于故宮博物院 圖源:故宮博物院 鼓凳的顏值潛力就很高,特別是瓷質(zhì)鼓凳,經(jīng)常能在進出口的展會上見到,遠銷海內(nèi)外,現(xiàn)在已是Instagram和Pinterest上的中式網(wǎng)紅,但因為重心不穩(wěn),通常用作裝飾而非主要坐具。梅花式凳和海棠式凳顏值也不低,但因為工藝復雜,存世較少,在這方面創(chuàng)新的人不多。 鼓凳外銷情況不錯 圖源:Pinterest 床榻 榻——古代版沙發(fā) 前面說了,古人睡覺有講究,小睡在榻,大睡才上床。這么一聽,榻的利用率豈不是很低?其實除了午睡,榻也是招待客人的坐具,相當于古代版沙發(fā)。因為古人自古有席地而坐的習慣,榻也就比地面高一點點,午睡、待客很合適,晚上睡覺就不適合了。 明清以后,三面合圍的墊高版榻,又稱羅漢床,變成了主要的待客工具,中間放一張小茶幾,兩個人可以盤坐著說話,也可躺著說話,就看主客之間的親密程度。 可惜的是,由于現(xiàn)代生活習慣和房屋結(jié)構(gòu)的巨變,老祖宗的榻已經(jīng)沒有用武之處了。除了特別要設(shè)計成中式風格的大平層和別墅項目,普通人家很難再見到榻的身影。 明代黃花梨羅漢床 圖源:雅昌拍賣 高床 古代用的架子床、拔步床在普通家庭里更是少見,它們在尺寸上就讓人望而生畏,層高動輒2米多,占地3-5㎡,簡直是一個小房間了。這樣的床有什么用途呢?從古代的環(huán)境看,明代房屋較大,層高6-7m算是合理范圍,但睡覺會很沒有安全感,因此需要一個類似“屋中屋”的床。 明中晚期黃花梨無束腰八足攢欞格圍子六柱式架子床 圖源:嘉德拍賣 江浙一帶富庶之家流行的婚床 圖源:Pinterest 這種床在古代是身份地位的象征。在今天,不少父母還有這種觀念,會提前備一張實木大床給女兒當嫁妝。住范兒就有一位客戶家里裝完是北歐風,但不好意思拂了父親的美意,只好騰出一間次臥放下父親送的實木架子床。 桌案 桌案作用本相同,為什么要分開說?這是因為老祖宗的想法和現(xiàn)代家具設(shè)計原則不是一個體系。在老祖宗的精神域中,行為有高低之分:祭祖、辦公、琴棋書畫等等是高級,吃喝是低級,于是條案、畫案、書案就和吃飯用的八仙桌、酒桌區(qū)分開了。雖然后來隨著家具形態(tài)的豐富,條桌、畫桌、書桌等等都有,但涉及到吃喝的承具依然冠不上“案”的稱呼。 不過,從桌案的多樣性來看,我們可以以小窺大,看出老祖宗的文化生活有多么豐富。以前的畫多是卷軸畫,放在桌子上沒準就滾到地上了,于是老祖宗設(shè)計了一款兩邊翹起的翹頭案,防止畫掉到地上,方便主賓賞畫。這小心思,你說精不精致? 17-18世紀黃花梨獨板面翹頭案 圖源:蘇富比拍賣 圍桌而坐的客人數(shù)量是固定的,但萬一客人來多了,桌子不夠大,豈不是很尷尬?老祖宗發(fā)明了半桌,平時當擺設(shè)桌,必要的時候兩張擺設(shè)桌拼在一起就是餐桌。 明黃花梨雙套環(huán)卡子花半桌 高:87.3 cm 寬:95.2 cm 深:48 cm 圖源:蘇富比拍賣 柜架 既然提到家具,就不能不提收納。古人的收納和我們現(xiàn)在的不太一樣,人家房子大,柜子也大,而且柜子的尺寸和身份地位有直接關(guān)系,貴族士大夫為了彰顯自身身份地位,爭相做大柜子。上層社會的流行趨勢影響到民間,導致幾百年后的今天,還有很多人認為,家里一定要請木工打一個可以傳世的實木大柜子才安心。 圖源:Pinterest 實用柜 明末清初有一種非常受歡迎的櫥柜,別稱“氣死貓”和“雞籠櫥”。柜門如窗欞,方便透視和透氣,后來被搬到書房,慢慢就成了書櫥。我記得小時候外婆家也有個同款,估計是柴木做成的,剛洗完的碗筷直接放進去干得極快,非常好用。 氣死貓,年代不詳 圖源:雅昌拍賣 另一種完全儲物的柜子叫面條柜,英文名稱更形象,叫A型柜。由于下大上小、重心朝里,柜門會自動而緩慢的關(guān)上。明清面條柜一般會做得極大,不適合放在家里用。但在某寶上一搜還是有許多好看的款式,只是不知為何評價都為零。 清17/18世紀黃花梨透雕如意紋圓角柜(一對)圖源:蘇富比拍賣 有一種櫥柜比較特殊,結(jié)合了案的形狀,有兩個連著的抽屜就叫連二櫥,三個就叫連三櫥 圖源:Pinterest 連三櫥 圖源:Pinterest 展示架 最深入人心的國民展示架自然是多寶格,但鑒于它是在乾隆年間開始流行的,和明式家具的設(shè)計語言也完全不同,多寶格怎么說也算不上明式家具了。 但多寶格的原型——亮格和架格,還是可以歸為明式家具的隊列。《紅樓夢》中林妹妹用架格當書柜、雍正皇帝下旨造的架格要配紗簾,防止書上落塵,這里面都有深厚的文化氣息。即便到了今天,如果有人不喜歡封閉性的書柜,配紗簾遮擋依然是很好的辦法。 清黃花梨拼木全敞帶抽屜架格一對 圖源:蘇富比拍賣用一根鏈條最小開槽長38,寬16,想大點可以調(diào),最大夾緊木材寬度9公分。 文章來源:網(wǎng)絡(luò) 歡迎關(guān)注家居薈 長按二維碼即可下載家居薈APP,了解更多更有用和有趣的家居知識! |